• <nav id="kqe0s"><strong id="kqe0s"></strong></nav>
  •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現在的位置: 嘉興尚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 新聞中心  >> 正文
    “兩會”聚焦光伏 未來或許不是夢
    [ 作者:佚名    點擊數:1531    日期:2013年3月7日 ]
    一年一度的“兩會”開幕,又時值政府換屆、“習李新政”滿百日,正是萬象更新。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的“美麗中國”理念,伴隨環保與城鎮化成為今年“兩會”兩大焦點而再度升溫,包括光伏在內的清潔能源行業引發各界矚目,一些光伏股也有幸入列今年的“兩會概念股”而備受熱捧。

      不過相對股價的漲跌,光伏人更看重的還是行業前景。國家電網日前出新政,私人可以賣電給國家。歡欣鼓舞之余,更多人回過味來,這事看上去很美,實際操作還有很多關卡需要一一打通。光伏業真心厭倦了種種“口惠而實不至”的畫餅充饑,期待“兩會”能夠帶來更多“吃得到”的實惠。

      “兩會”首日,全國政協常委劉漢元提出“大力普及光伏發電,應對全國性PM2.5污染”的提案,打響了為光伏業建言獻策的第一槍。筆者也真心希望更多參會代表們趁熱打鐵,為光伏業大聲鼓與呼,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如此,則中國光伏的未來將不再是夢。 

      兩會概念股聚焦新能源

      今天正是“兩會”開幕的日子,熟悉股市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兩會”都是概念股炒作的****時機。來自中金公司的內部統計顯示,中國股市自1997年以來,歷屆“兩會”的前兩周、會議當周,以及會議結束后一個月大部分都是上漲行情。

      今年似乎有些不一樣。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房地產業意外中槍,調控房地產的“國五條”出臺后地產股應聲大跌,拖累A股創出一年半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墒,暴跌中也總有亮點,一片慘綠中的新能源股卻是異軍突起,一些光伏上市公司也得以紅盤報收。

      對于兩會概念股而言,可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股不同”。這種“風水輪流轉”的奧秘何在,今年為何垂青新能源?其實,就眼下的中國來看,資源、金融、交通等有關國計民生的行業幾乎都被國有企業壟斷,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依靠著政府投資驅動的模式,因此黨和國家的政策往往指引著股市前進的方向。更何況,股市的小散雖然人數眾多,奈何言輕勢微,根本無法左右股市大勢。正如有人說,在我們無法改變現實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只有去適應。若想從股市利好中分羹,只能順勢而為,所以炒股還得跟黨走。

      就全國“兩會”來看,其熱點話題往往與國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如果說2011年國家的重要任務是防通脹,2012年是保增長,源自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理念,加上近期頻繁襲擾北方的霧霾天氣,使得環保議題顯得分外亮眼,新能源板塊受寵也是意料中事。多家重量級券商就不失時機地發布報告指出,隨著一系列“新政”的密集出臺,我國新能源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相關板塊股票的投資價值也將凸顯。 

      正如每年雷鋒叔叔三月來四月走,兩會概念股的行情同樣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歸根到底,概念炒作本來就是一陣風,伴隨“兩會”閉幕,資金的追捧早晚偃旗息鼓。炒股跟著黨走只能保證方向不出錯,要想股價長盛不衰還得看行業基本面。

      個人售電還需過五關

      武圣關羽當年從曹營“千里走單騎”投奔劉備,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無獨有偶,國家電網日前發布新規,單位個人自發的清潔能源,公司按國家規定電價全額收購;可是,個人真要想發電賣給國家,卻也得來一番過關斬將的折騰。

      第一關:國家補貼。德國現行的《可再生能源法》規定,根據不同的太陽能發電形式,政府給予為期20年、每千瓦時0.45-0.62歐元補貼。在中國,雖然發改委在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上有相應規定,但并沒有明確是僅針對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電站給予補貼,還是也適用于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如果沒有電價補貼,個人賣電給國家,豈不是賠本的買賣?

      第二關:發改委審批門檻。個人發電要獲得補貼電價,按照目前的規定來看,必須要獲得當地發改委的核準審批。而要向發改委提交項目申請,還需要提交具備甲級資質的工程咨詢機構編制的項目報告等,如果這個審批門檻不破除,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那就是勞民傷財。 

      第三關:“免費辦理”的貓膩。雖然國家電網表示,只要發電項目規模不超過6兆瓦、電壓等級在10千伏及以下,并網全過程不收費。而整個分布式發電項目中,設備及電源投資部分還是要用戶自行承擔的。除設備支出外,用戶還需要自行支付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監理等費用,一個項目下來,少則上萬,多則上千萬元。

      第四關:電網的胃口。如果前面步驟的一切順利,但發出的電量消納不了,建成的光伏項目就只有站崗的份,最后吃虧的還是用戶。德國從2009年開始削減對私人太陽能發電的補貼,主要原因就是電網改造的進度跟不上,電網消納能力出了問題。因此,在電網足夠強大以前,個人發電仍有風險。

      第五關:長期回報率。個人投資分布式光伏發電,由于成本遠高于國家電網的收購價,加上各地日照情況不同,即便考慮一定的電價補貼,成本回收至少需要8-10年時間,長期回報率可能不會超過10%。而在國家電網壟斷買賣的情況下,投入產出比相差可能更大,與目前每千瓦時0.5元的居民電費相比,不論是自用還是賣給國家,是否劃算還要反復斟酌。

      說到底,電網企業的“并網新政”看似大快人心,卻暗藏著種種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這里面有些是國家政策的滯后、配套舉措的缺失,有些則是電網預留的“暗門”。無論是哪一種,如果有人興沖沖地試圖嘗個鮮,恐怕多半會“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筆者也想在此利用“兩會”的契機呼吁一下,電網也好,相關部門也罷,別再給光伏人畫餅了,多一些看得見、吃得到的政策優惠,比什么都強。 

      為光伏業鼓與呼

      日前,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公開表示,將在“兩會”上呈交提案,呼吁大力普及光伏發電,來應對PM2.5污染。作為出身新能源行業的民營企業家,劉漢元為中國光伏在“兩會”上打響正面訴求的第一槍,值得我們的敬重和掌聲。

      這已經不是劉漢元第一次在“兩會”場合為光伏業奔走呼吁。2012年的“兩會”上他就提交過一份推動光伏業發展的提案。當時正是光伏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時刻,劉漢元的提案指出,我國不論從資源優勢、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產業基礎等各個方面,都已具備了加快啟動光伏市場、廣泛發展光伏產業的條件和基礎。國家應統籌制定金融扶持政策,鼓勵、引導金融資本市場積極參與和支持光伏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資金支持,F在回頭來看,的確是真知灼見。

      這一次,劉漢元的提案換了個角度,從PM2.5的問題說開去。他認為,光伏有望成為一個解決霧霾天氣、解決經濟可持續長期發展的一個著力點。不管是規;墓夥娬,還是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對于轉變我國能源生產和使用方式,并在水電、風電、核電的有益補充下徹底消除傳統化石能源帶來的PM2.5污染問題,都具有重要價值。

      劉漢元的建議也相當“給力”。包括細化上網電價法、放寬規模光伏電站的并網審批;進一步優化國家相關光伏發電補貼方式;盡快出臺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細則。

      “兩會”不僅僅是一個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場合;各個行業、不同利益群體的代表都在以此為平臺來爭取輿論的關注和政策面的垂青。筆者也真心希望,能有更多參會代表能為光伏業注入鼓與呼的正能量,重塑中國光伏負責、進取、有為的行業形象,讓每一個光伏人都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的未來不是夢!

    首 頁  |  走進尚科  |  新聞中心  |  產品中心  |  營銷網絡  |  聯系我們
    嘉興尚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公司地址:浙江省嘉善縣惠民街道惠通路88號
    電話:0573-84648688 傳真:0573-84648088 84036888
    郵箱:jx@sk-pv.com 浙ICP備11054434號